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点(专业代码 040102)
本学科秉承鲍兆宁、潘伯庚、刘继武等老一代学者的优良学风,在徐继存教授的带领下,紧密结合我国课程与教学实际中的重大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运用创新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观点,引领和干预课程与教学实践,经过多年努力,取得显著成果,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研究方向:
1.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本方向包括:教学理论的反思,对国内外教学理论作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审视,并着重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建设进行了反思,所进行的系列研究并由此形成的专著《教学理论反思与建设》得到了国内教学理论界的好评,该专著2002年获第二届全国教育图书二等奖;教学论学科基本问题研究,对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学科体系、应用功能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清晰的说明,对现代教学论进行了阐释,就教学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梳理了历史流脉,关涉了新世纪的教学生活,发表的系列论文并由此形成的专著《教学论导论》,受到了同行的认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梳理,对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系统总结,形成《教学论研究二十年》和《课程论研究二十年》,被许多高师院校列为研究生必读文献,对于教学论学科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意义;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比较和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研究得到了霍英东基金会第九届高校教师基金和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资助。
2.课程与教学理论应用研究。本方向借鉴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的成果,立足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在学校课程规划与教学设计、农村教育教学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学校课程规划与教学设计方面,研究者对学校制度、学校课程管理机制、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现实考察与理论分析。在农村教育教学问题方面,着重探究农村学校变革与乡村教化问题、农村教师的教学生活问题、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等,其中,围绕农村学校变革和乡村教化问题形成的课题《中国乡村教化的百年嬗变研究》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
3.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本方向以曹明海教授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傅海伦教授的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以及毕华林教授的化学课程与教学为核心。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深入探讨能揭示语文教育特性和规律的理论新结构,在国内最早系统研究并建构了语文教育智慧理论、语文教育发展理论、语文教育美学理论、语文教育行为理论。此研究成果以《语文教育新视野丛书》形式出版、受到全国关注。同时,从语文课改的需要出发,深入研究语文教师发展理论,包括创造性教学策略理论、发现性学习心理理论、整体性教学系统理论、发展性教学生态理论等。此研究成果以《新世纪语文教师发展丛书》形式出版,成为许多院校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的必读书目。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注重数学史、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结合研究,特别是紧紧抓住数学史、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这个国际学术前沿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科学出版杜出版《传统文化与数学机械化》、《中外数学史概论》等专著,其中关于中国传统数学机械化思想的研究在国内已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天元青年基金项目、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基金以及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并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